人口老化與醫療開支的關係

人口老化與醫療開支的關係

2014年3月19日

梁天卓 經濟3.0

上周「經濟3.0」一連6天從不同角度分析長達200多頁的《長遠財政規劃工作小組報告》,雖然我們對報告中的一些假設和預測有不認同的地方,但我們都同意香港的人口確實有老化的問題,與人口老化相關的開支無可避免地有所增長。這份報告一方面可以為香港政府的未來算算賬,另一方面亦可以引發社會討論如何控制政府未來的開支,我們都認為,這份報告是值得做的。

根據統計處的人口推算,香港65歲以上人士佔整體人口比例將由2011年的13.4%,上升超過一倍至2041年的30.3%;即使政府的預測偶有失誤,香港的人口將快速老化相信是毫無疑問的。人口急速老化帶來的社會福利和醫療開支也將無可避免的上升。

以醫療開支為例,即使只是維持現有服務水平,報告預測政府的衞生經常開支將由現在佔名義生產總值的2.4%,大幅上升至2041年的4%。

人口老化會增加醫療開支相信大家都沒有疑問,不過有兩點大家需要留意。

公共醫療開支的兩個重點

首先,人口老化可以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出生率下跌令扶養比率增高,第二個是醫療技術進步令平均壽命增加,前者將令供養父母的孝子孝女減少,部分老年人的醫療開支可能要由政府承擔(說可能是因為子女數目比以往少的父母,會自動在有工作能力時多儲錢,以積穀防飢),後者卻不一定令每位老年人的醫療開支增加。

有歐美的研究便指出,個人預期壽命上升本身不會導致他的醫療開支增加,因為一個人的醫療開支通常會在他死前一、兩年才大增【註】。換句話說,一個65歲便「英年早逝」和一個95歲才「壽終正寢」的人,在退休後的醫療開支可能相差無幾。

另外有一點是保險在香港愈來愈普及。可能由於傳統的觀念,亦可能因為市場還未成熟,老一輩的大多沒有購買保險,但現在的中年、青年,很多都已有購買各種不同的保險,這對將來政府在醫療上的開支有什麼影響?由於有保險的「包底」,當這些人將來年老多病時將盡可能使用私人的醫療服務,間接令公共醫療開支下降。提出這兩點的原因是想指出政府是可以有不同的辦法去阻止醫療開支的升勢。

公共醫療開支如何減低?

當一個人的預期壽命增加的同時,他只會在「收尾嗰幾年」才會有較大的醫療需求,這代表他在退休後的更多日子其實是十分健康的。現在65歲的人可能很多都已周身病痛,但將來65歲的人可能才剛展開他/她的美麗人生。那麼,提高退休年齡是否可以一方面為老化的勞動力市場增加供應,另一方面又可增加年老人士的收入,減少他們對公共醫療的依賴?

另外,當保險市場日漸成熟時,政府可以批出更多土地予私家醫院,應付愈來愈龐大的私人醫療服務需求。不過,即使保險市場再成熟,也一定會有部分人不會或不能購買保險,有讀者可能會問:政府是否應該推行全民醫保,資助部分港人買保險?要留意的是,保險會導致「你(保險公司)付鈔,我消費」的道德危機,令醫療開支的需求彈性下降和整體醫療支出上升,但需要向股東交代的保險公司將有足夠的誘因防止道德危機的泛濫(相信很多人都有在向保險公司索償時被問左問右的經歷)。

政府本身的支出很多時都是慷納稅人之慨,它有沒有足夠的誘因監督全民醫保下的道德危機實是一個很大的疑問。

註 Zweifel, P., S. Felder, and M. Meiers (1999): “Aging of Population and Health Care Expenditure: A Red Herring?” Health Economics, 8, pp. 485-496.

作者為中文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