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DSE 熱門議題:青少年「下流」現象

熱門議題():青少年「下流」現象-學歷貶值

wpid-wp-1424599889583.jpeg

概念詞 :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生涯規劃、生活技能

今日香港:競爭力、學歷貶值、產業單一化、知識型經濟、在職貧窮、跨代貧窮、人口老化、

社會和諧、管治權威  邊緣世代(現今青少年被社會邊緣化)

想一想

青少年社會流動性低 – 政府的青年政策如何幫助青少年? (政府政策)
                                    – SLASH / 電競的興起引致親子衝突? (生涯規劃)
– 置業以外的生活 (拒做樓奴 / 工作假期 )

社會階層流動性,簡稱社會流動性,指由一個社會階層走到另一個階層。社會階層大致分為草根階層、中產階層、富豪。社會流動性可分為向上流動和向下流動兩種,假定在開放型社會,單憑個人努力可攀上更高社會階層,可是,現實會受個人的性別、家庭背景、社會關係等影響。 香港的年輕人,面對樓價高企、同輩學歷競爭、香港經濟欠活動等,很難單憑個人努力改變社會階層,特別由草根階層提升至中產階層,藉以改善生活素質,讓他們對前途感到灰心。 中國年輕人面對社會流動性更見複雜,社會公平性有待改善,國內有所謂官二代和富二代,他們憑藉父母在官場、商界累積的人脈與資源優勢,很輕易成為管理階層,單憑知識沒有人脈,很難在事業上有突破,提升社會階層,社會欠缺流動性,年輕人易對社會有不滿。 青年學歷上升 收入有跌無升

  • 青年的工作收入中位數比全港工作人口的為低;而且其劣勢在這10年間有所惡化,似乎更多青年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同時,他們在勞動市場上沒能獲得更高報酬。

非學位教育無助提升收入水平

  • 相對於全港工作人口,青年的收入比率亦全面下跌擁有預科及非學位大專教育程度(如副學士、高級文等)青年的收入中位數大幅下降。

不是每個大學畢業生 都能晉身中產職位

  • 政府統計處的數據顯示,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等職位的升幅,在1990年代中期之後近乎停頓,實際上只有輔助專業人員職位有所增長

香港青年社會流動重點:

  • 本港年輕人失業率不算高,但青年接高等教卻陷於薪金沒有上漲及難向上流的困境;
  • 青年可以從事中產職位的機會減少了,教育程度提升未能為他們在勞動市場上帶來更多的優勢。

教育的未來方向:

  • 雖然大學畢業風光不再,但青年多讀一點比提早投入勞動市場為佳。香港現在希望要逐步疏解青年「上位」問題,還是要從教育入手,例如適量擴大大學學額,令更多一點青年人有獲得大學學歷的機會。
  • 政府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例如擴充資助大學學額,更要避免低下階層子女為了升學而欠下一身學債。在副學士/高級文憑這一水平,除了要為同學提供更廣闊的升學階梯之外,還要顧及未能/不會升大學者是否能「學以致用」。

 

青年不能向上流 只望向下流 積極求低薪工 為達公屋門檻 青年自願「下流」現象:

  • 部份人士則選擇「下流」。所謂「下流」,就是放棄升職、加薪等原本可以令個人向社會上層流動的方式,相反選擇留在社會低層,期望可以過簡單生活,享有政府一些基本福利,畢業後會「積極」考慮找一份低於9,000元的工作,方便輪候公屋 (自更改公屋計分制後,假如青年自18歲單身而條件不變,由0分開始,每年加12分,要到53歲才合資格上車。)
  • 可悲的事實,努力上流可能是人工的確上升了,但失去公屋資格,卻同時也不夠錢儲首期,最後淪為月光族或窮忙族。

做文員當司機 感高材低就

  • 經濟步伐放慢,高薪職位數目難升,結果便是部分大學生要流向較低學歷或較低薪的工作。以本港逾60%的大專入學率,出現「高材低就」情況。
  • 在本港,現實問題是全球也有學歷膨脹的情況出現,高薪職位不足。

解決青年上流難問題

  • 政府應加強開創新產業力度,開創職位讓年輕人發揮;
  • 擴充資助大學學額,更要避免低下階層子女為了升學而欠下一身學債;
  • 政府要調整培訓人才的政策,例如現今大專每年培訓出來的人才,其專業是否符合本港經濟架構需便可減少學歷錯配的情況。例如在德國有兩種大學,一種是學術型大學,另一種是職業、技工型大學,政府不妨考慮設置職業型大學,既可減低錯配,又可切合本港的產業發展需要;
  • 青年心態也需要改變,不憑輕易有「高材低就」或有屈就的感覺。有大學生指自己「賣知識而非賣身」,不願加入無助提升自己或沒前景的工。

【延伸閱讀】

通識攻略:熱門議題(二):青少年「下流」現象(上)

【相關題目】

題目(1)青少年自願下流的原因。 概念詞語:生活素質、房屋政策、社會流動、學歷貶值、競爭力 審題方向:因果關係論證 多角度:政府政策—房屋或教育、經濟發展生活技能—抗逆力

題目(2)有建議「設立職業型大學有助增加青少年向上流的機會。」你多大程度同意這說法? 概念詞語:社會流動、職業型大學 審題方向:評論—有效性、可行性

題目(3)向上流動機會減少,會對青少年個人和本港社會發展帶來什麼影響? 概念詞語:個人成長、社會流動、社會發展 審題方向:因果—有效推論

題目(4)資料A(頁1中的表一)顯示了什麼社會現象? 概念詞語:入息中位數、收入比率 審題方向:資料分析

題目(5)有人認為「社會流動性低主要由於政府政策出錯。」你多大程度同意這說法? 概念詞語:社會流動、政府政策 審題方向:評論—比較不同主因

延伸閱讀:買樓無望 港青求開心 寧「炒散」拒做長工

在〈2018DSE 熱門議題:青少年「下流」現象〉中有 3 則留言

hi-tech.az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